际华新闻-5657威尼斯

新华社:深水行舟正奋楫——中央企业改革攻坚进行时
作者: 国资委网站
发布时间: 2021-10-08

今年以来,中央企业按下改革“快进键”、跑出改革“加速度”。船到中流浪更急,深水行舟不松篙。当下,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全面攻坚期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,中央企业正以奋进的姿态,啃“硬骨头”、蹚“深水区”,向改革要活力,向改革要动力。

“活”机制:从打破“老三铁”到实现“新三能”

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旗下天辰公司工作了39年的杨克俭,今年又收获了一笔奖励。

作为首席技术研发官,杨克俭为企业贡献了不少科研成果,仅在己内酰胺项目上就带来了超200亿元的营收,高端尼龙材料己二腈的生产,更一举突破了“卡脖子”技术。

强化正向激励,他不是唯一的受益者。

“早些年,研发人员收入低,不少人跳槽走了。”杨克俭说,近两年公司建立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,提高了关键岗位人员待遇,人才流失、制约活力的“病根”相继被拔掉。

国企改革,重在释放活力、提高效率。不少央企丰富改革“工具包”,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,灵活开展中长期激励。

在三项制度改革中,打破“铁交椅、铁饭碗、铁工资”的“老三铁”,建立“管理人员能上能下、员工能进能出、收入能增能减”的“新三能”。

“十年前公司是行业前三,现在掉到第58名了。”一位在央企下属企业总经理岗位上任职8年的干部,前阵子在职业经理人竞聘中落选了。对此,他表示理解——“不改不行了,就是选掉了我也支持。”

这种情况在央企已不罕见。中粮集团2020年以来对100余名管理人员进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;中国一重累计调整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98人……各央企立下“军令状”,砸掉“铁饭碗”,不合适的人正在加速“下车”。

有下就有上。去年,宁生龙等8名年轻员工通过竞聘,走上了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厂长助理的岗位。“如果不是改革打破了限制,我不可能从一线的工区长走上厂领导的岗位。”宁生龙感慨。

国企改革,关键要“活”机制。机制活了,人的潜能释放出来了,企业才更有竞争力,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站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过半的节点上,中央企业正持续刀刃向内,创新机制,让“人”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。

“优”布局: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

0.56秒内,重2100吨的水轮机组转子划过一周,约150度电能随之产生。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,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“百万机组”,领跑全球。

啃下这块重大装备国产化的“硬骨头”,离不开改革——面对前几年的巨亏,东方电气果断退出19家亏损、低效企业;收缩传统业务,将资源向风电、氢能等新产业配置。

收拢五指,方能成拳。“把精力向核心产能聚焦。”东方电气集团副总经理张继烈说,企业实现扭亏脱困,结构更加优化,路越走越宽。

优化布局,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大有可为。中国国新已与近90户央企在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,初步构建起一个国有资本跨企流动、形态转换、提高效率的平台。

优化布局,要加速重组和专业化整合,形成资源合力。

前不久,《财富》杂志公布最新一期世界500强排行榜,中粮集团排名再创新高,并首次领跑全球各大粮商。这背后,凝聚着中粮做大主业的不懈努力:农粮主业五年累计投资超320亿元,将全球粮食供应链系统与国内物流、加工、分销网络有机对接……

今年5月,一家新央企挂牌成立——中国中化。这家资产过万亿元、员工数超20万的巨头,由中化集团、中国化工集团两家央企重组而来。在此之前,两家企业已在农业板块资产整合上“先行一步”,组建先正达集团,为打好种业“翻身仗”夯实了基础。

组建新央企中国电气装备,鞍钢“牵手”本钢,普天并入电科,油气管网资产重组收尾……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央企重组整合步伐加快,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、影响力进一步提升。

进入新发展阶段,央企改革面临新任务,国资布局的调整优化更需靶向发力。

只有坚持有进有退、有所为有所不为,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才能更好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。

“创”科技: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
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“国之重器”如何扛起“国之重任”?中央企业集中优势资源,以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。

蔚蓝的海面,水天一色。“如今海上油田流出的不仅是石油,更是宝贵的数据资源。”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智能化设计协作平台项目经理付殿福说。

作为该院今年成功“揭榜挂帅”的项目长之一,他负责的智能化设计平台,将首次实现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方案的智能设计与自动化数据流转。

“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做保障,大家干事劲头足,项目长的管理权也充分发挥,可以心无旁骛搞创新。”付殿福说。

揭榜挂帅、人才特区、内部创业……央企聚焦原始创新能力不强、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,纷纷打出“组合拳”。

中国联通广开大门,以“不限岗位、不限来源、不限薪酬”为原则,加大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。

采取年薪制、协议工资、项目工资等灵活方式,国家电投构建“薪酬特区”,今年上半年引进“高精尖缺”人才21人,一人一策确定薪酬水平;中核集团已累计实施各类中长期激励计划57个……

激活“科技人员”这个关键变量的同时,各央企也谋求制度创新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。

今年5月,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宋瑞良的团队,在国内首批实现了面向6g移动通信应用的新技术——太赫兹rto辐射源1thz频率突破。

“除了团队的努力,更重要的是体制改革。”宋瑞良说,体制改革好比搭建一个“电商平台”,把创新成果提供给研究院相关单位,实现共享与转化,大大减少对接障碍,大幅提高转化效率。

加快创新成果转化,混改成为探索新路径。

去年,中车智行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肖磊做了一个重大决定,拿出“真金白银”参与公司混改。

为了让自主研发的“黑科技”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提高产业化效率,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把智轨所在的中车智行列为混改试点。

如今,肖磊及其团队,已经以股权激励的形式分享了公司成长的红利。

“让得到和得不到激励的人都有感觉,传导压力、激发活力。”中车株洲所董事长李东林说。智轨项目预计今年新签订单和销售收入将分别增长超20%和76%。

既支持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,又鼓励国有资本投资入股民营企业,这是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在国企改革中的具体体现,也是激发国企创新活力的重要一招。

“强”党建:固根铸魂 激发改革之力

坚持党的领导、加强党的建设,是国有企业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

国资央企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发展工作始终,红色基因底色愈鲜明,红色引擎作用更强劲——

“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,必须一以贯之;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,也必须一以贯之。”

全面落实“两个一以贯之”,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,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目前全部央企已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,集团层面100%制定了党委(党组)讨论前置事项清单。

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,中国交建承建的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将穿越这片“死亡之海”。施工难度之大,技术要求之高,超乎想象。

“业务拓展到哪里,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。”项目党工委书记刘洪波说,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,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,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施工一线。

截至2020年底,全国有国有企业党组织16.6万多个,党员1120多万名。广大党员在破解改革难题上打头阵,在重大工程建设中挑重担,在生产经营一线创佳绩……

当前,国企改革步入“深水区”,改革仍存在不平衡、不到位的情况,部分改革难点仍需攻坚发力,改革“含金量”需要进一步提高……

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自觉把国资央企工作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推进。”国资委党委书记、主任郝鹏表示,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,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,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,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。

 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1/10/22 18:13:14
网站地图